科技创新星闪耀 启明选煤新征程——记冀中能源邢矿集团金谷煤业优秀“创新型”员工 郝学辉
科技创新一直是实现企业高水平发展的核心引擎,自习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后,科学技术创新的主导地位更加突显,成为了当前及今后公司发展的主旋律,在冀中能源邢矿集团金谷煤业科学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上,就有一位这样的行家里手攻坚专家,他以五特精神全面践行四好要求展作为创佳绩,以他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更是威力巨大,其开展的选煤厂TPS系统改造、叠筛改造项目为企业每年带来近千万元的效益,他就是邢矿集团金谷煤业选煤厂技术主管——郝学辉。
郝学辉从小就有一颗科技心,数十年的寒窗苦读更使他成为了有着十分丰富的科学技术创新理论知识的佼佼者,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怀揣着赤子心,开启了逐梦之旅,虽然经过了几番波折,但最终在2018年,金子还是发光了,金谷煤业选煤厂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从此,作为金谷煤业为数不多的研究生,便一头扎进了洗煤行业,在大学时期就加入中国的他,深知打铁自身硬的道理,深知只有这样才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才能为企业未来的发展作出最大贡献,为此,他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和政治素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以赤诚的报效之心投入到了火热的生产建设中,初入选煤厂,他深知自身所学远不能胜任当前的技术工作,于是他购买有关专业书籍,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办公室的灯常常在晚上10点后才熄灭,又在清晨六点前又亮起,就这样,焦煤洗选的各项工艺成为了他的囊中之物,头一次显身手他就被同事们刮目相看了,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科学优化生产组织,注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艺环节的检查,采用间隔一天停车检修方式,第一天三班生产,第二天停车4小时检修,保证平均原煤入洗时间每天不少于20小时的管理建议,被领导优先采纳,并付诸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崭露头角后,他的能力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很快成为了技术骨干,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技术创新工作中,他以技术为矛,创新为剑,从此开启了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新征程。
刚刚走上技术管理岗位,郝学辉对工作的热爱和敬业精神就显露了出来,一天中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选煤一线的车间里度过,他时而认真仔细检查运转设备的注油紧固情况,时而认真观察重点工艺环节的运作情况,分级筛、振动筛、高频筛、压滤机、减速机,每个岗位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每一台设备上都洒下了他的汗水,一个班下来,手上、脸上、身上如同刚刚升井的一线职工一样,黑不溜秋的几乎快认不出他,而其他时间他则在自己的工位上钻研技术工艺的改进,细心的他发现,通过提升浓缩池煤泥水清水层的监测频次,确保每小时一次,并对絮凝剂的剂量进行精确调整后,可有效促进煤泥水中颗粒的沉降,加速固液分离,同时提升水质和煤泥回收效率,付诸实践后,效果十分显著。不仅有力保证了生产连续性而且达到了环保要求。乘势而上,他又着重对洗选煤质进行攻坚,从现场管理入手,组织现场实施工程人员对弧形筛和直线筛筛面做全面清理,进一步提升透筛效率的同时,强化筛分效果,提升脱介效率,严格对弧形筛、高频筛、直线筛及EPS高效滚筒筛筛面的规范化管理,尤其在停车检修期间,对筛面进行了全面清扫,增强了重介旋流器、TPS三产品干扰床分选机等设备的分选效能。根据煤质波动,及时作出调整主选和再选的密度,降低了矸石跑煤和中煤跑精的情况,在增加精煤量的同时,合理控制了精煤的灰分含量。他提出的粗精煤EPS高效滚筒筛代替高频筛的改进措施,有效提升了粗煤泥的洗选效率,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精煤回收率较计划提高0.5%,每年为企业增加了近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经过长期在洗选行业的摸索,郝学辉逐渐地成为了行家里手,他用精湛的技术破解洗选难题的举动,很快吸引了许多热爱技术创新的青年职工聚集在了他的周围,他们一块学习先进工艺,一块儿破解技术难题,选煤厂的大事小情都在他们的出谋划策下迎刃而解了,但群龙不能无首,渐渐地以他为带头人的创新工作室诞生了。从此,他带领创新团队的精英们开启了攻坚破局之路。拦路虎时常有,但今年的最厉害。今年以来,面对井下地质构造复杂,断层、陷落柱多的实际,井下生产通过从源头着手,实施严格地质预测预报、严格工作面采高控制、严格执行各采掘面过构造段分装分运等一系列有效举措,精煤回收率较计划虽有提高,但仍未达到理想预期。为实现精煤战略目标,公司将这一棘手的难题交到了郝学辉创新工作室的手中。作为生产精煤的主力,选煤厂也面临诸多困难,其中的煤泥灰分就是一道亟待攻克的难题。今年以来,井下10907工作面煤质一直持续氧化,洗选出的煤泥灰分长期低于60%,导致浮选效果不佳。郝学辉就从这一源头入手,破解难题。他带领技术人员先后将煤样送至山西省地质矿产二一三实验室、山西今日智库能源等机构进行氧化度检测,结果均显示煤质氧化严重。明确原因后,他们迅速行动,在邀请中国矿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专家团队开展煤质化验分析的基础上,决定从优化氧化煤浮选工艺上寻求突破。浮选工艺是选煤的重要环节,是一种利用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选别矿物颗粒的过程,其重点是根据煤质特性精准添加药剂,实现目标煤质与其他物质的有效分离。为此,他们联合各大药剂厂商对氧化煤的浮选问题寻找合适药剂,尝试不一样的种类捕收剂和起泡剂,但试验效果均不理想,仅通过增大药耗的方式提高了一些浮选效果。显然,这样是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的,但郝学辉和他创新工作室的技术人员们没有气馁,而是又一次从零开始,摸着石头过河。他们搜集整理大量资料,在认真总结,全面系统的分析了每一道洗选工艺后发现,在氧化度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对TPS系统来进行技改是改变浮选效果的有效途径。TPS系统(干扰床分选机)是一种用于煤炭分选的设备和技术,大多数都用在处理粒度在0.5mm到6mm之间的粗煤泥,其中的分选技术是核心,为了筛出优质精煤,他们决定采用EPS高效细粒级分级筛代替了原有的TPS精煤弧形筛和高频筛工艺,用于TPS精煤脱泥。EPS与原工艺相比,筛缝从0.5mm降低到了0.3mm,大幅度减少了高氧化、低灰、细粒级的煤进入浮选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他们在原煤配比时提高11号煤与9+10煤的比例,终于将煤泥灰分提高到了60%以上,一组数据就可以明显看出其中的变化。EPS高效细粒级分级筛更换前,末中煤中损30%以上,更换后,TPS分选机二段分选密度从1.135提高到目前的1.185,末中煤中损降低到10%以下,精煤产率提高了1.01%。郝学辉带领的创新团队就是这样,通过技术攻坚,为公司带来了不菲的效益,据不完全统计,按照年入洗120万吨计算,结合精煤价格、中煤价格、设备折旧等波动因素,可产生效益790多万元,技改效果显著。
奋斗的路上从来都不是一片坦途,但高素质、高效率、高水平的创新团队研发的关键核心技术,犹如一把利剑,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在今后的工作中,郝学辉及其创新团队将以全力打造科技引领、数智赋能的现代金谷为目标,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战略性重磅产品,建设高效智慧矿山,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道路上持续不懈努力,以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企业高水平发展保驾护航。